楞严经白话文网
楞严经白话文网
早吃素 放生问答 莲池大师戒杀放生文图说 放生知识 临终备览
主页/ 五福临门/ 文章正文

佛系社会的侠义精神:《天龙八部》书评集

导读:佛系社会的侠义精神:《天龙八部》书评集编者按:纵览如今网文现状,大都是男主一身异能纵横捭阖,后宫三千人;女主庶出小白天真遇上情商黑化复仇,最终嫁给霸道总裁王爷。然而现实是幻境的反面,现实中的人们兢...
佛系社会的侠义精神:《天龙八部》书评集

编者按:纵览如今网文现状,大都是男主一身异能纵横捭阖,后宫三千人;女主庶出小白天真遇上情商黑化复仇,最终嫁给霸道总裁王爷。然而现实是幻境的反面,现实中的人们兢兢业业低眉顺眼,小确幸、小确丧成为这个“小时代”的关键词,“佛系”概莫能外。

《天龙八部》是金庸老先生一部扛鼎之作,在知乎中常常有人将它与射雕三部曲、笑傲江湖、鹿鼎记等时代大作进行对比。编者之所以要选择它,自然是因为主人公都是活脱脱的“佛侠”。他们行侠仗义不是为了除之后快,而是想普渡慈航,这与现代社会的社会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文化传播者颇有点类似。

《天龙八部》三位主人公与“佛侠”

《天龙八部》三兄弟

佛家之侠的代表作《天龙八部》的书名就是取自佛经。这部小说的“有情皆葬,无人不冤”的人世生活的残酷图景,及其“破葬化痴,苦海慈航”的思想主题,无疑有着演绎佛学思想的明显痕迹。

具体到小说中的三位主人公,就更容易理解了。段誉虽然是书生、王子,但也是一位熟读经书的佛教徒。大理国也是一个佛教昌盛之国。段誉在小说的一开头就从家中跑了出来,原因即不愿练武。大理段氏的一阳指武功在武林之中赫赫有名,居然有人不愿意学此武功,看起来简直叫人难以置信。而段誉之所以不愿意学武,则是由于他熟读佛经,不愿意学武伤人,违背佛慈悲心肠。这无疑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段誉的形象,也就此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不愿意做的事,谁也无法逼他去干。

虚竹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佛教徒,他虽然违犯了佛门规定,而被少林寺开除,但他的精神人格,却依然是佛家的。他是一位还了俗的僧人,一位不出家的出家人,这一点想来谁也不会怀疑的。

乔峰与佛家也颇有渊源,他是少林寺玄慈大师等人送至少林寺外的农家乔三槐家收养,又由少林高手传授他少林武功。当然这些都还不能证明肖峰就是一位佛家之侠了。相反,小说中的肖峰因为身世之谜被揭开,而要寻找杀父仇人,造了不少的罪恶。他成了满怀仇恨、双手沾满血的“嗔者”,他与中原群雄对敌,尽管由于中原汉人的逼迫,不得已而为之,但这并不能开脱肖峰自己的罪责。他是一位具有英雄气概的侠士,却也沾满了无辜人的血。直至小说的最后,肖峰见到父亲出家,悟到自己的江湖人生的真象,再也不愿意制造杀孽,甚而为了阻止辽王耶律洪基兴兵侵宋,而最终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这才使他的形象升华为一种大慈大悲的境界。按照现代的解释,他成了一位“国际主义者”与“和平主义者”,而按照肖峰的真实的思想实质而言,则是一种本能的悲天悯人的心肠。这是一种佛家之侠的典型形象。

他们的人格,有着共同的基因,使三位个性不同、身份地位不同的主人公成为结义兄弟,生死之交。这一种共同的人格基因,正是一种佛家精神。这种佛家精神,是超儒家、道家之侠者的个性、身份及其价值观点之上的。它可以说是一种精神的核心或本源,使得这三位主人公殊途同归。

lilingzhi8823:佛与侠

《天龙八部》鸠摩智是佛教“高师”,却误入歧途

武侠,以武而成侠,因侠而成义。然而江湖纷繁险恶,侠与义亦千差万别。恩怨情仇的纠葛成就了侠之大者,也促成许多武而不侠,侠而不义,义而不能善终的悲苦。若大的江湖,囊括所有,极尽世事,如何得以各自心中的世界?牵绊太深,难免疯魔,刀光剑影下伤痕累累的江湖便需要一个疗伤的港湾,才承担得起那么多的爱与恨,苦与悔。于是佛曰:众生皆苦!或许真正只有佛能给予江湖以理解与宽容,体恤每一种苦,无论是正义或邪恶。

佛家精神在金庸武侠世界里以少林这一“正宗”之派作为代表,在每一部小说中都有涉及,但将佛的精神发挥到及至的莫过于《天龙八部》。《天龙八部》不仅扩大了侠的境界更有一种佛家的大悲悟,大慈悲,像是在江湖看不见的高处隐藏着一双这样眼睛,能看见每个人的苦,同情怜惜着芸芸众生!

虚竹是最执著的和尚,不能说他有多高的佛家觉悟,但却绝对可以算一个佛祖最忠实的信徒。他的心可以说不通世事,一尘不染,唯一清楚的是佛门中人该做和不该做的事。然而一心向佛的虚竹却机缘巧合的不得不把佛家的戒律一一破除,但自认佛门罪人的他去悔过,受罚。事实上,当他重新穿上僧袍从灵鹫宫前往少林寺领罪,当他诚实的说出条条“罪状”并心甘情愿的接受责罚时,他已经是一个比寺里任何没破戒的和尚都更尽职而合格的和尚,因为佛在他心中。他真正把戒破尽才达到了一般和尚可能要修行一辈子也大不到的修为,像玄慈最后对他说的“只要诚心向佛,在家与出家都一样。”他的境界只凭着最单纯的执著,也许正因为如此,佛祖的慈悲才给予他一连串的奇遇与巨大的成就作为回报!

鸠魔智就恰巧相反,已身为德高望重的佛门高僧,却丝毫没有佛家慈悲之心,而是争强好胜,总是嫉妒和使用阴谋。他是不过空有僧人的头衔,而无佛心佛性。可以理解为他渊博的佛学知识与高深的武学造诣不过是达成目的的资本和工具,所谓修身养性在身上根本毫无踪影。他可能会以和善的面目向世人讲述佛经佛理,可以踩着众人尊敬的目光与其他高僧高谈阔论,然而最终也免不了自食恶果,他讲了一辈子的佛理,自己却不知道那句简单的“善恶到头终有报”。最后于枯井中经历一番生死轮回后方才大彻大悟,作为佛门中迷途的羔羊,迷途而知返,过而改之,也不枉费了他满腹佛学经纶。

再说段誉,他并非佛门中人,但却被很多评论家称为“佛子”。他与虚竹不同在于,并不是紧遵佛家戒律,而是对佛的领悟有一种灵性,他的世界观形成于各家经书典籍,诗词散文之中,可以说成长于先人智慧的结晶之上。他不仅是佛经佛义的承继者还是身体力行的佛学理论家,出身武学名门,却拒绝学武,并以佛经道理与段正淳辩驳,他坚持“我与他们无怨无仇为何来杀我”,所以他才会带着钟灵去理论,以为他的彬彬有理可以化解仇怨,然而初涉江湖的段誉并不知道江湖的游戏规则,不是所有人都像他一样通情达理。到后来他虽然也“身怀绝技”,但凡是遇人攻击总是先逃之,他的眼里没有普遍意义上的大侠们所谓的“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他只是一直坚持游走在佛家精神支配的世界里,所以段誉那份与众不同的清高和儒雅,并不是大理王子的贵族气,而是只有作为“佛子”才有的气质!

佛家精神在《天龙八部》的最高体现在于少林寺守藏经阁的扫地僧。他的出现给人一种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广阔。当时,所有武林高手齐聚少林,所有仇怨矛盾的激化达到及至,然而,在扫地僧拖着陈旧的扫把慢悠悠的一步一步踏上木质的楼梯幻缓缓而来的脚步声中,在他详细的数出慕容博和萧远山在藏经阁偷取的经书并毫不费力的击退萧峰等已被誉为顶尖高手的瞬间,很难想象在这个佝偻的老人背后有着怎样一个深不可测的境界。少室山下武林大会上那些足以撼动天地的情仇一下子显得渺小而飘远。冤冤相报,何时方了?苦苦争霸到头来也无论如何达不到一个安稳与圆满。扫地僧的形象给整个江湖最深的讽刺和同情,他是身在江湖却同时身在其外的局外人,以旁观者的姿态看着江湖的各种悲苦,一切尽在眼底,看透了的大彻大悟,恰似佛的化身,那样默默的成就着世人放不下的情仇,包容着看不穿的爱恨!

正所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社会的缺口靠侠义来承担,而侠义的伤处便只适合寄托给佛了吧!

小布:佛心与侠骨——我看《天龙八部》

《天龙八部》扫地僧

读金庸的武侠小说,往往让我热血沸腾的不是一个“武”字,而是一个“侠”字。还记得《笑傲江湖》中的一句话:“武功是可以练的,侠义之气却是与生俱来,人品高下,由此而分。”在我看来,真正的侠士,并非一定要武功高强之辈,却一定要心怀天下,豪气干云之人。古有荆轲刺秦,“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何等波澜壮阔;近有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好一曲慷慨悲歌。由此看来,真侠士又须得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无惧生死。

整部《天龙八部》,离奇的故事情节和复杂的恩怨情仇中,除了人物的侠义豪气之外,背后还笼罩着佛法的无边大超脱。在少林寺扫地神僧的点化下,萧远山、慕容博最终皈依我佛,“王霸凶徒,血海深恨,尽归尘土”。他们选择以佛门作为人生的终点。而萧峰、虚竹和段誉这些大侠大义之士,又无疑不和佛门有着不解之缘。萧峰自幼被玄慈方丈寄养在少室山下,启蒙恩师乃少林高僧玄苦大师,他在教授萧峰武功的同时也一定不会少说佛经禅理。段誉因为大理国特殊环境的影响,从小就熟读经书,深受佛法熏陶。而虚竹,出山之前本就是一位佛门弟子。因此,当段誉和虚竹武功低微之时,能够不顾自身安危地去行侠仗义,方才有一段奇遇。他们都在有意无意中将佛门作为他们行走江湖的起点。

寺庙对真正有佛心的人来说,其实至多只是一个起点或终站。因庙生佛心,因佛心而离开庙,在外救世。佛家也有“回向品”,主张已成菩萨道的人,还得“回向”人间,由出世到入世,为众生舍身。

正因为此,玄慈方丈当年会作为带头大哥率领中原豪杰奔赴雁门关外,阻截契丹武士。而玄渡大师会和少林众僧一起深入辽国,营救萧峰。为国家安危,何惧如来一戒。此为佛心,亦为侠骨。也正因为如此,萧峰不愿宋辽开战,生灵涂炭,宁可舍弃荣华富贵,高官厚禄,顶着卖国反叛的罪名,冒死威胁辽帝。以至于因自己无法立于天地之间,最终饮恨自尽。用自己一人之命,换来宋辽边境的安宁。这是侠义之气,又何尝不是菩萨心肠。

绍光:修学心得 | 佛法与武侠梦

《霹雳菩萨》里充满侠义气息的主人公和尚

盖能当得大侠二字的,需兼具两个特质,缺一不可:一是盖世的武功,二是悲悯救世的情怀。佛菩萨以救度六道有情出离轮回苦海为己任,其悲悯救世的情怀自不待言。考其武功,亦是卓然超凡,惊世骇俗。

古人未必尚武,但绝对尚侠。行武出身的不说,不少文士也颇具几分侠气。汉初三杰的张良,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谋士。《史记》中说他“状貌如妇人好女”。他的外形文弱,但侠气干云,年轻时即伙同一力士狙击秦始皇于博浪沙,差点用大铁锤把一代暴君砸成肉饼。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这是诗仙李白对除暴安良的侠客的描写。这些诗句可不是空口乱说的,他本人就是段位颇高的剑客,有着丰富的江湖实战经验。

尚侠之风本就绵延不绝,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又流行一时,于是很多中国男孩的武侠梦被点燃了。但是这些男孩圆梦的寥寥无几,现在基本上都成长为温柔敦厚的中年大叔了,末学也是其中一位。

虽然武侠梦已断,但是偶尔读到类似“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视君,谁有不平事”这样的句子时,还是会有点怦然心动。武侠梦,难道真的成为永远无法实现的幻梦了吗?

后来接触到佛法,我惊讶地发现,原来佛菩萨都是侠之大者。盖能当得“大侠”二字的,需兼具两个特质,缺一不可:一是盖世的武功,二是悲悯救世的情怀。佛菩萨以救度六道有情出离轮回苦海为己任,其悲悯救世的情怀自不待言。考其武功,亦是卓然超凡,惊世骇俗。

草上飞、水上漂,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轻功了得。可无论是在草上飞还是在水上漂,都得遵从力学原理,借力于草与水。而佛陀及阿罗汉平时走路时可“足不履地如四指量”,走路时足底与地面保持四指的距离,那不就是在虚空中行走吗?而且需要的话,他们随时可以在虚空中飞行,完全无视万有引力的存在,这真的是绝世的轻功呀!

据说金钟罩、铁布衫的功夫一旦练成,刀枪不入,祖师却有比这个更厉害的防身功夫。《坛经》里有这么一段公案。一些人妒恨六祖继承了五祖的衣钵,就派一名刺客去暗杀他。六祖伸出脖子,任由刺客挥剑来砍。刺客连砍三剑,剑剑砍个正着,可六祖偏偏就毫发无损。六祖这手功夫一露,当场就把刺客给吓晕了。

金钟罩、铁布衫的功夫是令刀剑无法砍入体内,而六祖却是让你的剑砍入,但我就是丝毫无伤——证得空性的圣者,其功德就是这么不可思议。

武功只是祖师佛菩萨修行的副产品,是他们度化众生的方便。被六祖吓晕的刺客,深深为三宝功德所折服,醒来即拜六祖为师,后来成为悟道的行者。

佛陀也有一个以武功度化弟子的故事。话说佛世时有一个国王,仗着自己力大无穷、武功高强,欺压邻国,为害一时。佛陀找他比试箭法,用的是天上的神弓,又硬又沉,国王拿都拿不动,只能看佛陀表演。

佛陀轻松拿起神弓,以小手指拉开弓弦,一箭射出,射穿七重铁鼓,然后这支箭在空中瞬间幻化成五支,每一支箭的箭头都放射出无量光明。国王看得目瞪口呆,慢心顿息。佛陀乘机为之说法,国王当下证得空性,遂率一万八千臣子出家修行。

修学佛法的过程就是降伏烦恼的过程,而降伏烦恼靠的是正确的理路、正确的知见。所以我现在每天都在练剑——理路之剑,通过闻思,力争把师长的理路听清楚听明白,进而内化成自己的信念。每天都在过招——与烦恼敌过招,用理路、信念之剑,破斥剿杀邪知邪解,力求刀刀见血,最好一剑封喉。

金庸小说里有一种叫做六脉神剑的功夫,当年很令我心仪。会这种功夫的人,每被人打一拳,内力就会长一分。所以挨打越多,功夫就会越高。当时我就觉得这个功夫好啊,连挨揍的时候都能长功力,哪有不成大侠的道理。

现在我发现,佛法中的忍辱波罗蜜多就有这种奇效。只要掌握了忍辱度的理路,越是被人辱骂被人损恼,降伏烦恼的功夫就越会增长。逆境中都能成长,逆风时都能飞扬,哪有不成功的道理。佛法真美啊!

烈火金刚侠0:【觉者】侠与佛——侠之境界

《千门公子》历经风云诡谲的商场和战场,云襄最终归隐

“北侠”郭靖有言:为国为民,侠之大者。乔峰一生杀人无数,酒量千坛,奈何少林无名神僧赞之“菩萨心肠”,被誉为“最有佛性”的人物,只因他保境安民,以一人换两国数十载安宁,这正是佛门最上乘之“无畏施”。神雕侠杨过,襄阳城下飞石而毙蒙哥,杀一独夫而息两邦苦战,救万千黎民于水火。此等功德,岂是吃斋戒酒可得?侠之境界,在于为国为民,不在于形式。不用一兵一卒、能用和平之法,救国救民救天下苍生于水深火热之中,则为侠之最殊胜境界。

侠者,敢于舍生取义、守护正气之人。佛者,敢于放下一切、慈悲度他之人。侠者与佛者,皆为具有大胸怀、义薄云天、愿为众生福祉奉献自己一切之人。

究竟什么是侠?

《仙剑奇侠传》李逍遥成为了仙侠的“开山鼻祖”

侠是一种行为,也是一种理想,一种饱含着梦幻与荣光的意志,无论于理是合是悖,无论于法是反是违,侠永远固执著心中不变的追求。而这追求,是在呼天不灵时的替天行道,是在叫地不应时的代地执法,有所不为,有所必为,在执法不公正时,在合情不合理时,侠者蓦然回首、横空出世,代行着公平执法、救难救急的使命……

“侠文化”在漫漫的中华历史上有着特殊而又举足轻重的地位。特殊性在于侠是一种可以说是相当难以定义的东西,任何人在任何时间进行的一种“路见不平一声吼”的行动皆可以称之为“侠”。而说侠文化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并非妄言,侠文化可以说是伴随着中华文明起起伏伏而有久经风雨,同时它也可以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缩影的一部分。

结语:虽然到金庸老先生暮年时,写出了《鹿鼎记》这样反武侠的武侠小说来消解武侠的意义,但是人穷其一生不就是在建构、消解、再建构、再消解的过程吗?借用一位初二学生的名言:愿你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参考资料:搜狐博客、新浪博客、贴吧、百科